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

滨海论坛

搜索

一片赤诚献热土———访省委驻滨帮扶工作队队员朱俊龙

2013-11-28 09:38| 发布者: 亲亲我的宝贝| 查看: 21| 评论: 0|来自: 滨海网

  “两年来,我始终把帮助贫困农户增收、减少贫困人口作为工作重点,坚持以产业化扶贫为突破口,精心组织、超前谋划,与各职能部门做好协调衔接,争取省扶贫办和工作队领导的支持;坚持扶资与扶智并重原则,做好重大项目争取工作。”昨天,省委驻滨帮扶工作队队员朱俊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。

  在滨淮镇帮扶期间,朱俊龙一方面认真研究、制定帮扶计划,积极争取帮扶资金,加紧组织实施帮扶项目;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干部群众发扬主人翁精神,不等不靠、发奋图强,积极投身到扶贫开发中去。两年中,他先后组织实施了改造镇敬老院、新建硝场村卫生室、购买垃圾清运车、安装农村广播、新建桥梁、成立农村小贷公司等项目,累计争取帮扶资金数百万元。在“整村推进,连片开发”项目中,他为硝场村争取到四青蔬菜特色专业村扶贫开发项目,争取专项资金80万元。目前,该村种植的500亩连片四青蔬菜已经完成秋茬300亩的种植任务。项目建成后可带动213户农户增收,其中103户为低收入农户;亩产收益2500元以上。

  “坚持扶资与扶智并重原则,充分发挥后方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的优势资源开展帮扶工作。”朱俊龙说。在他的联系和协调下,2012年,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办、发改室党支部在滨淮镇长兴小学开展“手拉手,共建爱心书屋”活动。今年,朱俊龙又结合南京师范大学科技资源优势,开展科技帮扶。他将学校“纳米仿生态转光农膜”科研成果作为现代农业高效设施栽培项目引入长兴村,进行试点推广。该项目实施面积为485亩,总投资97万元,其中省委驻滨帮扶工作队帮扶50万元。这一项目带动了100户低收入农户就业。

  朱俊龙告诉记者:“在滨海工作、生活近两年,我对滨海这片热土也越来越恋恋不舍。为滨海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。”今年5月,他向县委、县zf与南京师范大学、省委驻滨帮扶工作队、省扶贫办提交了《关于成立南京师范大学滨海发展研究院(苏北扶贫开发研究院)的可行性分析报告》。该报告受到了县委、县zf主要领导的肯定,也得到省扶贫办、南京师范大学领导的支持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发表评论

最新评论
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发布主题 官方QQ群
返回顶部